智慧 Wisdom

成鳥不離巢:包容與愛太多的封閉式家庭關係

作者: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

看著新聞播報日本前高官,擔心繭居多年的中年長子犯罪,而殺害兒子的案件,看了很難過。

日本繭居問題在這幾年不斷被報導,也成了社會隱形憂患。

在《繭居青春》一書中,探討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現象與治療,卻發現「社會退縮」的案例,男性佔大多數,特別容易是第一個兒子,雖然也有女性的案例,但通常症狀不會持續得像男性久。

他們往往來自於,父親熱愛工作,對孩子教養漠不關心,母親又過分敏感,稍嫌管教太多,這樣的組合在社會退縮的案例中特別多,且多數社會階級中層以上,若身邊存在著許多優秀勤奮的親友,常常加重當事者的心理負擔。

看著這段描述,發現日本前高官的案例:男性、長子、父母的組合,有很大可能性是傳統男主外女主內,社會地位高,以及曾是高官的父親,根本一個個打中,雖然媒體中並沒有播報太太的說法,全數由先生一肩扛起。

Embed from Getty Images

在《繭居青春》的說法裡,社會退縮需要從三面向考量:

1. 個人病理:例如可能有對人恐懼症、強迫症、被害妄想症、或強烈自卑情結等,但最穩定的依舊是社會退縮的症狀。

2. 家庭因素:即使成年沒工作,家人也會繼續供養的文化;家人間關係的不穩定性(說教、斥責、溝通越來越糟);以及過度依賴。

3. 社會脈絡:過度在意他人眼光的民族性,總是希望表現完美,而隱藏家中的問題,難以求助,共同鞏固繭居的問題。(這也是媒體為什麼報導鄰居都不知道他們有個住在家裡的兒子)

因此在心理學上去探究繭居現象,更容易從「親子共生」的角度去觀察,也就是「繭居」的行為在家族系統中有其「功能」的。

家人在照顧成年子女與被依賴的過程中,得到被需要的感受,或者依賴照顧者或父職、母職的角色認同,而讓成年子女無法生出獨立自主的能力。

有非常多人會憤憤不平的認為,為什麼不直接把孩子丟出去就好?但說這話的同時,其實並沒有考量到當事者身上承受多少無法看見的壓力。簡單來說,直接丟孩子出去,一點都無法幫到這家人,有的只有傷害而已。

而孩子的父母可能一方面憂心孩子無法生存,而不停提供照顧;一方面也糾結著自己可能難以與孩子分離。家人一味的包容,傷害性也非常大,這代表「有效溝通、理解彼此」並沒有在關係中運作,更可能代表著「太愛孩子」而產生的封閉關係。努力安撫孩子,卻被孩子的要求與狀態牽著走,而演變成孩子出現「暴君」般的退化行為,不再能成熟與人互動,而是要不到就搗蛋的狀態。親子關係不穩定,也使得人際互動更退縮。

Embed from Getty Images

他們都在不斷努力運用有限卻錯誤的方式,維持病態的關係運作,這些錯綜複雜的心理狀態需要被理解外,他們也需要被幫助。

尤其當狀況已經持續數年,是不可能期望他會自然好轉;若沒有家人細心保護與專家治療,是無法重新振作的。也就是,對長期繭居族來說,光靠當事人的努力與家人的斥責鼓勵,是不可能康復的。若此現象還在半年以內,或許還有機會。

親愛的,在台灣繭居族的現象並不似在日本多,相信在日本有相當的文化脈絡造就此現象。又或者是「繭居」的議題,在各國用不同的形式展現,在台灣「啃老」;在法國可能就是路邊流浪漢,因為法國多數父母不會供養孩子。而不論在台灣或日本,都在少子化的環境變遷下,發現孩子拒學的問題反而增加。出生率的下降,並沒有帶來更健康與親密的親子關係,而此現象也反映社會病理現象。雖然拒學的問題並不一定導致繭居,但是拒學時程拉長,則有很高的比例演變成繭居的現象。

Embed from Getty Images

成鳥不離巢與成年後的議題,已經越來越多著作在討論,包括王浩威醫師的《晚熟世代》(2013)、李維榕家族治療師的《孩子不離家》(2018)、瑪麗.路薏絲榮格心理治療師《永恆少年: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》,以及我其中一本著作《不願放手的父母,過度涉入的你》(2019)。

而當中廣泛討論孩子與母親的關係,更講述了親子關係重於夫妻關係的家庭文化,養出許多權力坐大卻難以承擔人生責任的孩子。或者另一層面,無法對父母放心的孩子,因為有太多父母的夫妻紛爭,需要孩子幫忙解決,而用生病的方式待在家庭裡。

生病的孩子,特別是精神相關疾病,往往意味著生病的家庭互動關係。可惜的是,家醜不外揚的文化依舊存在,求助心理資源的污名化也依舊尚未消除,而讓環繞著「家」的困擾無法真正被協助,也使得「家是避風港」的核心價值難以被彰顯,反而家是個充滿壓力卻只能繼續待下去的地方。

當你意識到你的家人可能有這個現象,請一定要幫自己與他尋求專業協助。你可能會覺得於心不忍,但當你真正養不動他的那一刻,你才驚醒時可能一切都為時已晚。記住,你有機會避免真正的悲劇發生的!

參考閱讀:

▌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訂閱▌
[mc4wp_form id =“3311”]

Leave a Respon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