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 Wisdom

表達焦慮:為什麼對於自己的渴望會羞於啟齒

作者: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

那天在線上開課談到「表達焦慮」的其中一種形式,即對於需求表達有很大的障礙,這情況在我實務的觀察中我歸納為以下幾種可能:

1.小大人症候群:

最容易需求表達的,且最容易被看見的,就是哇哇叫的孩子。

當一個孩子餓了,會哭泣,不舒服了,也會透過身體語言去表達,雖然在學習語言後,哭泣的情形大幅下降,但依舊會渴望立即的需求滿足,一直到被社會化,學習需要適時適地的滿足需求。

但小大人的狀態在於早熟的理解與關注大人的需求,大量攝取大人的情緒以致於刻意忽略自己的情緒,成為在關係中乖巧、順從與體貼的孩子,一方面乖巧可以獲得平靜的關係相處與大人的寬慰感,一方面是大人的情緒也許已經是家庭中沈重的負擔,讓孩子不認為自己的需求表達會被理睬。

當小大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,會逐漸失去孩子般任性與活潑的能量。打破此模式的方式,就需要讓自己重視內心那微弱的渴望,那股你覺得你很想卻不應該的聲音,可能就是內在小孩微弱的呼救聲,等待你去回應,而當你回應與採取行動,將能重新調和你自我的結構,從總是照顧的大人,轉為可以多一點自由的小孩,因此需求的表達會相對輕鬆。

2.從他人眼中定義自己:

一個對自己定義不明,總是從關係定義自己,從他人行為、反應定義自己的人,往往不容易開口說出自己真實的需求,原因在於當被拒絕時,他往往會歸因於是自己的問題,因此習慣於隱藏自己的心思,等待他人發掘,又期待他人可以主動給予,甚至認為自己要來得並非對方的真心,總認為是勉強或強迫對方的行為,因此在關係中能夠定義自己、覺察自己、尊重自己,覺察自己與他人的差別,尊重對方的選擇,認可自己的需求,你才能逐漸從他人的反應裡,真正解放自己,進而成為有顏色、有特色的個體。

所以,好好表達自己,依舊回歸到自我的穩定度,在於我是否認可我要表達的內容,我是否承擔我表達的後果,我是否理解關係互動的過程,兩造依舊保有選擇的彈性?因此強化對自己的認識與理解,而對關係保有彈性,就能破除表達的障礙了!

陪伴你成長:【焦慮管理】解構徬徨、安頓自我的四堂課

▌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訂閱▌

[mc4wp_form id =“3311”]

Leave a Respon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