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 Wisdom

四個思考方式,幫助你深度釐清關係中的不自信

作者: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

這些年的諮商工作,在系統關的訓練下,我逐漸習慣從家庭系統的角度去思考案主或學生告訴我的「問題」,如果你對自己長年的某些「問題」始終找不到方法,也許你可以幫助自己拓展思考面向,從家庭的立體結構切入,你會看見不同的光景,你也會發現也許有些「問題」,並非一己之力促成,是很多人共同強化「問題」的存在。

舉例:當你在情感中非常自卑,總擔心自己找不到適合的伴侶,總害怕自己不夠好被對方發現後,感情將會消失,因此在關係裡患得患失,或是舉步不前。

1.「這個問題」怎麼從關係互動中去理解?關係互動的哪個狀態強化這個問題?

你可能會發現,另一半經常貶低自己,甚至說出「除了我真不知道有誰會要你」,或是在做決定時總是忽略你的感受,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你去結帳,突然改變行程也沒跟你討論,每次你提出時就免不了一場爭執,或對方總會軟硬兼施的要你答應。

或者,你的母親在離異之後,心情不好就找你碴,嫌棄你的長相、嫌棄你的成就、嫌棄你的另一半,因此你認識自己的方式就是:「我不夠好」。

因此面對親近的關係,總是認為親近的人會用「你不夠好」的眼光看你,也容易創造出「他高你低」的關係位階。

2.關係相處若從哪些地方調整,「這個問題」就有機會被改善?甚至不存在?

自信是能明確說出自己的需求,同時體貼自己體貼人的狀態。因此在關係相處中的自信表達,而對方也能給出尊重與欣賞時,自卑與自信就不會是這個人的議題,即便是他在成就表現不盡理想,但他始終相信有個人愛著他、疼惜他,這些不到標準的成就也不會成為地獄般的折磨。

3.過去關係相處模式是否,阻礙「這個問題」變好?是否帶來好處/功能?

過去曾經有過的溝通經驗,如果冷戰收場,或是關係破裂,或是家人揚言要切斷關係,這種面對關係不一致的創傷經驗,就會阻礙一個人在關係中「擁有自我」,而變得討好。

因此自卑而討好的功能,是一種安全生存的必備技能,總是把光照在他人身上,讓你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照顧與歸屬。

但阻礙也在於,你是否已經認知到自己已是成年人,擔心被拋棄是一種小孩般的慣性恐懼?

4.關係相處是否缺失某些技能,阻礙「這個問題」變好?

設界限的能力與修復重建連結,往往是自卑者最不擅長的。
他們內心往往認為:「我不會拒絕他人,因為我認為拒絕會傷害關係,而被傷害的關係就像碎掉的玻璃球,永遠會有無法彌補的裂痕。」所以他們自己很難讓事情過去,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彼此渡過,而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。

當你想要學習有力量的拒絕他人用你不喜歡的方式對待你時,必然遭遇阻抗,這當中包含冷漠疏離、冷嘲熱諷,而你依舊可以保持「我拒絕的是那個方式,而不是你這個人」的態度,持續用原來的方式正向靠近對方,包括日常的關懷與支持等,如此關係就成為冬日暖陽。

四個思考後,也許你能幫助自己停下自卑的循環,轉個方向,讓自己重新出發。

陪伴你成長:第四期關係議題團體督導班(線上)

▌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訂閱▌

[mc4wp_form id =“3311”]

Leave a Respon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