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 Wisdom

吳姵瑩心理師:給自己安全感的自我對話練習

作者: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

「對你們來說什麼是安全感?」我在課堂上問。
「就是當你做了一件事你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。」學員A說。
「像是什麼事?」我問。

「像是當父母要我做他們希望我去做得事情時。」學員A繼續說。
「我覺得安全感是一種你可以自由去做想做的事,一樣覺得安全,可以放心做自己。」學員B說。
「你們看到這兩個對安全感不同的看法嗎?」我問著。

「一個是安全感來自外在,來自他人對自己的認可,甚至是需要透過他人告訴我們怎麼做才對,他人的表情跟心情,建構我們的安全感;一個則是安全感來自內在,我們可以透過自主的感受內在需求,透過行動與滿足需求,來讓自己感覺安全,也相信自己是被愛。」我談論著不同形式的安全感。

親愛的,但就在於有太多人習慣外包安全感,總是認為要達成他人的期待,自己才是安全的,例如幫另一半煮三餐,例如考穩定的公職…..
但你可曾反思過,為什麼是這樣?如果沒做到,有什麼樣的危險呢?往往那背後的擔憂,是因為擔心自己不會被愛,成為家中令人失望的孩子,或失職的角色,而心裡無法忍受他人失望的神情,以及讓人失望的自己,因而一直遊走在渴望滿足自己需求的自私,以及滿足他人期待的痛苦卻安全的感受裡。

當我們還無法給自己安全感,很可能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不信任、責備、懷疑等強大的慣性思維,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,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,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,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,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,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,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。

範例:
「我好累喔!我一定要做這麼多事情嗎?」(感受到疲憊、感覺厭煩)
「為什麼我需要接這麼多事呢?」(自我對話的開始)
「如果不做會被他們嫌棄的,這樣更煩!」(對自我的不信任,帶來失去關係的恐懼和不安)
「是嗎?真的是這樣嗎?」(自我思辨)(記住,不是跟自己打架,更多人會在這時候對自己說:「老師不是說要相信自己嗎?你為什麼總是瞧不起自己啊!真沒用…….」這又是另一個自我攻擊)
「我知道你一直是很負責的人,同時也在乎他人的想法。」(自我對話:理解)
「我覺得自己已經做了很多事情,是值得好好休息一場的。」(自我對話:心疼)
「我一直是很有愛的人,我也相信他們會感受到我的付出。」(自我對話:肯定)

親愛的,記得,不斷的練習,你就可以越來越心安自在了。

▌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訂閱▌
[mc4wp_form id =“3311”]

Leave a Respon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