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需要愛,卻有很多人給了「愛」這個字太沉重的包袱,以至於在情感關係中過度執著;在親子關係中控制欲強烈,錯誤的討愛方式會讓關係陷入泥沼,讓自己痛苦不已,我們該如何做好被愛的準備和正確的愛人呢?媽媽經邀請到《愛心理》創辦人、諮商心理師吳姵瑩,一起教大家把愛找回來!
三個感受,揪出情緒勒索
「我為了你付出那麼多」、「你怎麼可以不孝順我」?這些不管是在現實中還是在戲劇中都常聽到的話,其實都是情緒勒索的一種形式,情緒勒索者的行為,會造成像是迷霧一般的情境,被勒索者會感到恐怖、義務及罪惡感,被這些感覺綁住的人找不到出路,像是在霧中走不出來。
吳姵瑩表示,很多人會覺得我身為太太就「應該」怎樣、當媽媽就「應該」如何,這樣「應該」的義務感,會導致她在關係裡陷入糾結,甚至感到痛苦、難受,卻又無法逃脫。
兒時經歷影響你的親密關係
每個人都是從出生開始學習,親子關係、手足關係,就是第一段的親密關係,也因此,長大成人之後,我們和另一半的相處、對待孩子的方式,都容易複製兒時的相處模式,不自覺的去呈現當時的情緒感受。
推薦閱讀:來自父母的情緒勒索,原來是因為不懂怎麼愛
吳姵瑩舉例,像是媽媽會跟孩子說:「我為了你辭職耶!」這類「因為你我犧牲了…」的語句,來要求孩子順從,你就會有再去找跟媽媽很像的人,例如情緒容易激動的女性,然後像小時候安撫媽媽那樣,同樣對待你的另一半。
為什麼妳會害怕失去這段關係?
當你成為被勒索者卻無法自拔時,就要思考自己出了什麼問題,吳姵瑩說:最常見的就是不肯定自己,「這種人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,內在自我價值不夠穩定,迫切需要對方的肯定。」
在情感關係中總是付出的人也分兩種,一種是習慣付出;一種是因為匱乏而付出。
習慣付出的人會專門找「有狀況」的人,例如酗酒、電玩成癮、沒有辦法照顧好自己的人。可能小時候就必須照顧大人,像小媽媽一樣,長大後也習慣性的去當另一半的媽媽。在付出、照顧他人的過程中,他可以從中獲取成就感,然而如果有一天,對方長大了,不再那麼無用,他反而會認為自己失去價值,而心生結束這段關係的念頭。
推薦閱讀:想要被愛,別用「情緒勒索」來交換
另一種付出的人是因為對愛匱乏,小時候沒有足夠的溫暖,他沒有辦法愛自己,卻很會愛別人,總是取悅他人、讓別人開心,希望他付出的愛可以得到同等回報,當對方沒有同等回應時,受到的傷也越重。
現在開始愛自己
吳姵瑩說,「愛自己」是了解和認識自己的過程,我們透過好好修補匱乏感,去看看內心的那個孩子,是否有過什麼像是嫉妒、被忽略等不好的感受,之後惜惜自己,對內心的狀態笑一笑,和自己的內在進行對話。
透過覺察➤安慰自己➤欣賞自己,這樣跟自己對話的過程中,我們漸漸可以對自己微笑,認同自己的努力,學會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,並好好的繼續努力。創造專屬價值、增強能力,當你認為自己足夠好的時候,自然而然可以吸引到一樣好的另一半。
錯誤的討愛方式,導致在關係中痛苦的人越來越多,其實付出沒有錯,但必須明白的是,「付出」是一種「給予」,因為我覺得我們兩個都很好,彼此值得這樣為對方付出,就算沒有辦法得到同等回應也沒有關係,內心沒有失衡的感覺,才是付出真正的意義。
你也有愛或不被愛的困擾嗎?報名參加愛心理心書匯【討愛學】找答案!
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接受媽媽經專訪。
原文出處:媽媽經學知識
。
。
。
。